老师要怎么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

庄宇 224分享

  小学阶段的知识并不太难,可是学习的效果千差万别,导致此结果的大部分缘由就是数学学习习惯的差异。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既能促进思维的循序发展,也是养成自学能力的法宝。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教学中,既有以自学为主的预习,也有教师引导的课堂教学,在每一节新授课之前,笔者都会布置学生们预习。首先,明白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它与哪部分已学过的知识有关,旧知识如果有遗忘,或出现模糊概念,那就去复习有关旧知。其次,预习新知识,要做记录。自己弄清楚哪部分知识通过自学已经懂了,哪一块没理解透,需要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希望得到教师的指点,还有预习中认为哪部分对自己来说是难点,各个层次做上不同的记号,预习后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教师每节课前,都要对学生前一天的预习进行适当的检查,人都是有惰性的,学生更甚,只有有这样的监督机制,才能更促进他们坚持预习。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上课认真、主动探究,漂亮书写的习惯

  1.上课认真,首先是认真倾听的习惯。

  认真倾听是学习的必备习惯。倾听教师对重点知识的讲解,倾听教师对疑难题型的点拨,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及见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认真倾听后,才能对自己的理解程度成竹在胸。

  一个学生没有倾听的习惯,往往注意力是不集中的。笔者见过这样一位学生:教师讲课时要么东张西望,要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做小动作,要么找同学说悄悄话,因为没有倾听的习惯,久而久之,不懂听讲了,自己在一个集体活动中,仿佛成了局外人,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坏习惯呀!为此,笔者经常会叫他看着发言的孩子,看着讲课的教师,还经常表扬他---认真倾听时最可爱,相信他只要坚持倾听,一定有喜人的进步。之后,他在学业上,也确实有了较为理想的进步,逐步养成了要认真倾听的习惯。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当学生们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后,会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自己的见解是忍不住要补充的,不让他说,他比什么都难受,就有一吐为快,秀一秀自己的愿望。再次,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和板书,作好练习。俗话说的好,“字如其人”。一个思维严谨,处事一丝不苟,力求完美的人,其作业风格会在进行答题的书写中体现出来。因此,每次做作业,笔者要求学生:态度不够端正,内心没有平静,不如不要动笔,但凡动笔;必要静心读题,重要字句略作标记,提醒自己注意题中隐藏的陷阱。若下笔,则书写整洁,纹理清楚,字形大方合理。每每批改作业,都要表彰漂亮作业,为他们的书写加分。引导学生们都书写自己最美答卷。而今已涌现一份份美丽作业……

  三、培养勤思好问的习惯

  勤思好问是指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质疑问难,是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的充分表现。勤思好问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端正求知态度。

  这也适用于学生的课后延伸知识,知识有其层次性,学生接收知识的深度也有层次性,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挖掘自身潜力,勤思好问,向知识领域的深度与广度进发,落后生如若勤思好问也必然增色不少……

  教育要以人为本。有的学生由于胆怯心理作祟,有了疑难问题不愿问、不敢问;也有的学生由于智力还没得到较好的开发,使得思维能力水平低下,不能意识到疑难问题。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察颜观色,揣测学生心理,然后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最后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以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沸腾起来,使课堂上没有弄懂的地方得到圆满的解决,从而达到完全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而且也为教学增添了活力。

  四、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做数学阅读笔记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乃至今后,如果学生养成了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具备了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就获得了终身受用的自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意从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另外,布置学生看数学课外书,做到看课外书必动笔,做做笔记,写写收获,不失为一条学生们沉淀数学底蕴的康庄大道。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专心听讲的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①指在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②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在活跃的数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纠正,必要时还给予适当的惩罚。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

  2、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认真审题的习惯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而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保障,而且能使孩子从小就具有做事细心、踏实的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一个从小就能慎重对待计算的人,在以后的行事中就不会轻易犯下草率从事的错误。所以,教师要训练孩子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对于孩子认真计算有进步的时候要给予鼓励表扬,及时树立自信心。

  4、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生会思考,会质疑。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这就要求教师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为使全班每个学生都进入思考之中,必须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经过五、六分钟的独立思考,试算练习,许多学生有所发现,神情兴奋,跃跃欲试,产生了“说想法”的要求。为了满足学生想“说”的要求,及时组织了小组议论和全班讨论。在独立思考之后要及时组织议论、讨论、争论等多项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会独立思考的乐趣。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5、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会改错题和自我评价的习惯

  认真写作业的习惯与学习态度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学生的作业中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粗心马虎,都是造成错题的原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就要克服这些不良的习惯,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由此,在日常练习中应把检查和验算当作不可缺少的的步骤,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72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