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怎么转化小学英语学困生

庄宇 224分享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该现象的存在制约了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已经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转化小学英语学困生

  一、对学困生充满爱心,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必须对学困生倾注爱心,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心态。让其体验到老师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例如在我教的五年级的一位同学,由于成绩差,平时上课一言不发,课后也默不做声,总是低着头做作业或是坐着发呆。通过观察,我发现该生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过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能主动积极完成。我就在下课时和他聊天,让他感觉到老师没有瞧不起他;下课总是让他帮我拿教具,借机问他上课所学的内容是否已掌握,给予他充分的关爱和信任。我为他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每天背3-5个单词;同时也安排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助他,在学习上给予他帮助。对他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在期中考试的时候,他的英语成绩从以前的五六十分一下子上升到八十七分,他看到了努力的成果,学习态度端正了。在上英语课时,还能经常看到他那充满自信的手举得高高的。只要关心、爱护学困生,真诚和蔼地对待他们,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和信任就能唤起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对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学法指导,实施分层教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不能只注意“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要通过学法指导,让学困生学会学习。教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困生怎样进行英语预习、复习,怎样记忆单词,怎样掌握听、说、读、写的技巧,怎样培养自学的能力……只有当学困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才能学有成效,才能建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此外,教师还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注意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考虑到学困生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水平,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觉得一堂课下来有所收获。分层教学可以体现在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作业内容分层、考试要求分层……分层教学可以让学困生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幸福。分层是为了无层,这是我们进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而让学困生早日加入正常学习的队伍中来。

  三、初步体验成功,树立学习信心

  能让学困生自己刻苦学习的最大动力应该就是能让他们初步体验到的成功了。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对于学困生来说,就好像是天上的月亮一样遥不可及。为了能让学困生也能像学优生那样享受成功的喜悦,我们教师就应当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让他们时常体验到他们的成功和喜悦。例如在检查学生的英语单词的背诵情况时,我要求班上的其他学生一次性完成一个单元的听写。而对于学困生,我就把整个单元的单词分成几部分让他们听写,当他们能一次完成少数几个单词的听写任务时,我就对他大加赞扬:“你们真的不错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记住这么多单词,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行的。”听了老师的表扬,他们的动力就更大了,很快他也能分步骤地把单词背诵的任务完成了。相反,如果教师对学困生和优秀学生布置一样的学习任务,学困生每次都落在最后,而且不能完成这任务,再加上老师的指责批评,他们就永远体验不到成功,最终只会自暴自弃,越来越差。因此,教师为学困生搭建一个可以体验成功的平台,才能树立他们的自信。

  四、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 调动积极性

  我善于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把热情关心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对学困生的要求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对不同的学困生有不同的要求,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我们班开展“一帮一”活动,以及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各种竞赛等,使学困生融入愉快的集体生活中,同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中,学困生也能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在良好的集体氛围中逐渐往好的方面发展。闪光点就是实施教学的支点。我们不能让学困生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而要善于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要善于挖掘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弱的一点,也要千方百计发扬光大,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让他们确信自己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有很强的潜能,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就一定能成功。我们要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用鼓励扬起他们人生的风帆。

  小学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1、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理智、情感和行为诸方面进行动态的人际交往过程。教师有权威性,学生有向师性,这两种心理状态决定了教师对学生有重大影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能轻松愉快的学习知识。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对教师的人格、学识等方面的热爱和崇敬。因此教师和学困生关系尤为重要。一位耐心体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师,肯定受学生所尊敬;而尊敬老师的学困生往往又会顺应老师的期望,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

  2、尊重、宽容、激励学困生

  教师不能凌驾于学生的人格之上,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关心和爱护,更重要的是尊重,在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中,他们才敢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要不失时机的激励、鼓舞学生,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内动力和自信心,从而扬起学习的风帆。

  3、立足课堂,激发兴趣

  3.1 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我上课时尽量将教材化难为易,精讲多练。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后进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对于那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尽量多提问学困生,并帮助他们一起回答。他们回答时,不要有错就马上纠正或打断;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让他们得到最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是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欲望。

  3.2 为了加强学困生上课的注意力,我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讲些有趣的英语小故事等,课堂上将尖子生和学困生搭配起来,采取集体,小组,双人,个别活动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答对后要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You’re very clever!Wonderful!……”或让学生们集体进行表扬,并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迎着同学们赞赏的目光,由此激发学习兴趣。有时我就用一些小幽默渲染课堂气氛,唤起他们的注意,尽量用较短的时间讲完,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做到从外在创设种种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体验

  4.1 捕捉亮点,赏识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困生也是如此,他们并非处处都差、时时都差。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时也有一些进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随时寻找,捕捉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的东西,要肯下一番功夫,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寻找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后进生的闪光点是微弱的,也是多方面的;并且,这些闪光点,也常常是“一闪而过”的,很快就会被消极情绪所代替。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用“赏识”的眼光来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试着用“赏识”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风,用“赏识”规范学困生的常规,用“赏识”培养学困生的集体荣誉感。

  4.2 让学困生有成功感。兴趣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自学生的成功感。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要尽可能让学困生有说、表演的机会。首先,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如在新授单词之后,老师叫个别同学操练时,便可以先叫优等生;然后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困生也跟着读,一方面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让他们体现一下自身价值,让他们有成就感。又如在操练句型时,老师利用旧句换新词的方法,如句型I have…,只替换最后一个词,学困生也会很积极地来试一试,说得好,及时表扬,说得不太好,鼓励他。其次,让学生参与到英语游戏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5、生生互助,共同进步

  针对课时较少、所教班级较多的情况,我动员成绩优秀的学生主动帮助后进生学习,实验证明,这是提高学困生成绩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在班里开展“师徒结队”活动时,首先要使优生认识到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让优秀的学生能主动帮助学困生,而学困生也要认识到“不耻下问”的道理,也能主动找到一个自己信服的优秀生担任自己的“小老师”。但是,有的时候师傅也会嫌弃徒弟,谁都不愿和特别笨的徒弟结为一组,那就需要我们老师有效的鼓励和刺激了,如开展竞赛,看谁最胜任“小老师”,看谁进步最快,增强学困生之间为学好功课的竞争意识;并设置“最负责师傅”、“最认真徒弟”等奖项。

    737234